这一品种为特早熟苹果品种,果实于花后60天左右成熟,果实甜脆、品质好;早果丰产,栽后2-3年结果,8-10年进入盛果期,产量水平为每公顷16520-19500千克;它比一般品种耐高温高湿,适于北方苹果主产区栽植,又能在一般品种不能适应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生长结果。它的育成与推广应用,不但丰富了苹果产区的品种组成,而且结束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苹果经济栽培的历史,从而使中国苹果生产区向南扩展了4-5个纬度。"辽伏"的育成和推广应用,是中国苹果育种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至1989年辽伏苹果已在辽宁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等省(市、区)推广栽植6850 公顷,创纯收入2048万元。
果实短圆锥形或扁圆形,单果重100克左右;底色黄绿,充分成熟时阳面略有淡红条纹;果面光滑、无锈、蜡质中等,果点白色或浅褐色,果皮较薄;果肉乳白色,肉质细脆,汁多,风味淡甜,稍有香气,含可溶性固形物11%左右,品质中上。不耐贮藏,稍贮即肉质松软、风味变淡。生长势中等,成枝力弱,树冠较小,可密植栽培。达结果期早,在我国北方,苗木栽后3-4年结果;在长江流域栽后2-3年结果。腋花芽结果能力强,丰产。适应性强,能适应长江流域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,在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安徽等省有较广泛栽培。在辽宁于7月中旬成熟,长江流域于6月中旬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