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分享
详情
 
青岛樱桃“红”了 北宅人生活“火了”
2017-06-29 水果资讯 中果网
  中果网(www.pingguo7.cn)讯 5月11日,又一年初夏时节,山谷中的樱桃在艳阳照耀下悄然红了枝头。崂山小樱桃、崂山樱桃、砂蜜豆、沙蜜脱等数十个品种,40余万株,1.1万亩樱桃、樱珠扮靓了2017北宅樱桃节。
图为 北宅樱桃
  中果网(www.pingguo7.cn)了解到,近年来,樱桃产业已成为北宅种植业的支柱和龙头,而“樱桃节”也成为街道独特、靓丽的名片,小小樱桃正打造着北宅人的“致富梦”。因为人均地少又山地居多,崂山北宅社区不适宜大面积耕种粮食;也因为拥有崂山水库和崂山核心景区,肩负为青岛涵养水源的重任,石岭子以北30个社区不能落户任何工业项目和大型旅游设施。通常的农村产业化、城镇化进程都在北宅遇到门槛,北宅该怎样守护好了这片山水,又不耽误自身的发展?这种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两难困扰着无数乡村。
  “樱桃节”创意的产生有被逼无奈的色彩。1995年以前,樱桃不到两块钱一斤,一斤约300颗樱桃,人工采摘的成本高于樱桃的价值。1995年第一届樱桃节开幕,引入了市民享受采摘乐趣的观光游思维,自驾游的市民交少量费用就可以自由的采摘樱桃、品尝劳动果实,这对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市人来说十分新奇,第二届樱桃节期间樱桃就好卖了。发展到今年的第二十二届樱桃节,不仅让北宅农民“腰包鼓”,而且密切了城乡联系,增进双方了解,社会效益成果颇丰。
  传统山地农业效率不高,转变方式,把山地农业的“亮点”经过包装策划、整合衍生,成为占据旅游经济大板块的近郊游“卖点”,北宅调动了相当的智慧。立足农业本身,北宅街道把分布在社区的40余万株樱桃树规划成36个社区樱桃园,又重点向游客推出了10个精品樱桃园。今年樱桃节开幕不到一周就累计接待游客21万人。“带孩子摘樱桃”、“和部门同事游北宅”成了5月以来每个周末不少青岛人的活动主题,周末小高峰,北宅的日接待量就达到8万人。有了客流量,有了形态初显的产业链,有了占据产业链不同位置的农民,小小樱桃正引发北宅的一系列巨变。
  樱桃节的举办,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节,农民不仅有门票收入,还节省采摘的人力、物力,经济效益明显提升。另外,头脑灵活的农民们还善于把握商机,在街道的指导规范下,农家宴、农家旅馆生意红火,深受市民喜爱,“政府搭台,樱桃为媒,经济唱戏”的惠民之路越走越宽效。
  北宅街道毕家社区还设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,整合社区资源,免费为居民搭建“金红樱果蔬采摘生态园”微信公众号及同名微店,具备樱桃采摘门票预售,各类瓜果蔬菜网上销售,农家宴预定等服务。社区统一管理,督促社区业户提高服务质量,从而实现了社区居民增产增收。
  北宅生态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借“网”攀高。通过 “互联网+”,围绕打造精品高效农业观光园、精品旅游观光路线下功夫。北宅街道已累计投资千余万元,完成街道、七峪及大崂社区旅游规划编制,创建3A级景区3个、省级旅游特色村5个、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、省级精品采摘园8家、好客山东最富年味乡村2个,推动旅游项目向精品化转型。
  北宅的小小樱桃引发了山乡巨变:由樱桃引出樱桃节,节会派生出全年不休的农家观光游,观光游又衍生出观光产业链,而最终,小小樱桃将带动北宅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互动,推动北宅整个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。
 (来源:青岛全搜索电子报) 【原题目: 青岛樱桃“红”了北宅人的“致富梦】
中果网温馨提示:低价有风险,交易需谨慎,线上(网络上)请签署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或合同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,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网站取得联系!
相关资讯